高考放榜后,孩子出现这四种心理家长要注意了
从今天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拿捏准才能避免孩子抑郁或者过度放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暗中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
首先,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如果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请家长们引起重视,给予关注,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段时期,以免孩子出现抑郁等问题。
1.麻木心理:一些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同学的嘲讽,于是妄自菲薄,以此掩盖内心的自卑和哀伤。
2.内疚心理:高考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了愧对家长与师长的内疚心理。
3.孤独心理:一些考生因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便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拜友。这种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孤独心理。
4.自卑心理:认为高考失利就等于前途终结,所以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一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诉说自己的失败,自怨自艾。
一旦出现这四种情况,家长们首先要冷静,要与孩子结成统一的联盟,成为他们坚实的支持力量,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消化自己的痛苦。如果他们愿意,尝试多倾听他们的懊恼与担心,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压放松,重拾信心。告诉他们:不要把高考成绩看作取得成功的唯一因素,进入好大学并不是获取成功的唯一途径。
其次,放榜后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往往被忽视,成绩较好尤其是发挥超常的考生容易进入一个“过度放纵期”。每天早出晚归,忙于跟同学聚餐、唱歌、通宵泡吧、上网、打游戏,有部分人的生活甚至是黑白颠倒。由于持续性不规律生活,导致他们生物钟平衡被打破,加上饮食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并且有些考生因此染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家长就要毫不犹豫的出手制止了。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要关注孩子的大脑健康,在经过高强度的备考、紧张的高考、焦虑的等待成绩之后,孩子们会消耗很多的大脑细胞,在放榜之后大脑会突然松懈,这对大脑来说也是一种损伤。
所以在放榜后给孩子们适量的补充神经酸,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再生是非常有必要的。神经酸还是神经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视神经细胞、周围神经生长、再发育和维持的必需“高级营养素”。
九尾猫集团旗下元宝枫系列产品中都按照国家标准添加了足量的元宝枫籽油,其中富含神经酸等营养物质,已经给无数的大脑供给了“高级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