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食用油的四个误区(下)

首页 > 聚焦九尾猫 > 行业新闻 > 挑选食用油的四个误区(下)
时间:2019-11-14
浏览:202
来源:九尾猫

  误区三:总是用高温加热食用油

  无论是妈妈们还是大厨们,他们都觉得高温爆炒出来的菜才够脆嫩可口。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炒菜时食用油油温过高,不仅脂肪本身的化学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人体消化吸收;油脂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E、D也都会被破坏,使食用油脂营养价值降低;甚者发生氧化裂变,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危及健康。

选择食用油的正确方法

  而我们平时炒菜炝锅达不到冒烟的温度,一般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所以说,炒菜时避免产生蓝色烟雾,避免锅内炒出火花,是对健康的一份负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热锅凉油,急火快炒”,即锅热充分,再放食用油,油温7-8成热(在180—220℃)时下菜。也就是食用油快要冒烟还没有冒烟的时候放菜。另外,如果是油炸菜品,温度更要控制好,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产生。

  误区四:反复回收使用食用油

  煎过面饼的食用油被老妈控好,收到小碗里,下次炒菜继续用,这样的情景一定在家里遇到过。但这样是否妥当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煎炸过的食用油发生了哪些改变:

  1. 颜色变深,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产生了带来愉悦观感的美拉德反应,面包刷蛋液后的焦黄状原理就在此了。除了这个反应之外,还会伴随有丙烯酰胺的产生,强致癌物,这就不得不防着点啦!

  2. 粘度变大,如果足够细心会发现,炸第二锅的春卷吃起来口感没有那么的酥脆,这是脂肪酸分子聚合成型聚合物,使分子量变大的缘故。

  3. 更容易冒烟,煎炸过的食用油再用来炒菜时,除了粘度加大,起泡多,烟点会降低,含羰基物质会增多。这些无论是对菜品的口感还是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煎炸过的食用油就尽量不要再使用了。

  健康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积累,避免吃食用油的种种误区,我们推荐多选用元宝枫籽油,配合文章介绍的食用油的小知识一起,对家人的健康更有帮助。

相关文章